下午開車載A長輩,一起到B長輩家中拜年。
到了B長輩家,先在門外簡單打個招呼,90多歲B長輩請我們進屋內,平輩兄姐們正巧都不在家,而90多歲B長輩腦力有點退化,進屋後忘記邀請我們就座,一直站著講話。
正聊著時,進來一位晚輩(約19歲),沒打任何招呼,逕自大剌剌直接坐在B長輩的籐椅上,開始玩起手機。
A長輩問起這位晚輩一些問題,晚輩仍坐在位子上邊玩手機邊回答。B長輩看到這位晚輩,要其找人泡茶招待我們,A長輩看此晚輩沒有任何的理會,識趣的回B長輩:「不用了,我們還有事要去辦,馬上要離開。」,直到我們離開,這位晚輩仍坐在椅子上玩著手機。
周公制禮作樂,讓人與人之間有了一定的依循,數千年來人們因此有了規矩,逢年過節到長輩或朋友家中送禮,一方面表示尊重,也藉此連絡感情。
這位晚輩的行為反應出不考量他人,可能是害羞,也可能跟父母疏於教育有關。但糟糕的是令身為客人的我,心理感到「不舒服」。或許我不是重要客人,但難保他將來會因類似行為而失去遇到貴人的機會。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提到需求滿足是由低層次到高層次,而其中第四層「尊重需求」是佔人際互動中非常重要的需求,人們之間發生摩擦往往源於「沒受到尊重」。
行為是價值觀的表現,當「尊重他人」沒列入價值觀時,人生路上很容易失去被貴人提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