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四層次(簡報亦同)

溝通係指與人對話,並將想法理念與對方進行交流,按目的來做分可分為四層次,(1)說明 (2)說服 (3)感動 (4)行動。

第一層為說明,也是清楚表達的意思,就是將腦中所想的想法或觀念,藉由嘴巴及肢體等動作,清楚無誤差的讓受眾明白。但溝通中因為編碼及受眾解碼的轉換過程中,又加上許多外在干擾,因此光在這一層次的溝通,就變得不容易。例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是因受眾會被過去的經驗及自我解讀而重新對聽到的訊息做出不一樣的解釋。因此光是這一層次的溝通,就要不斷的練習才能完美達成。

第二層為說服,也是讓對方接受我方的要求,溝通大多數都是希望對方能接受我所提出的觀念或要求,很少是純粹表達說明而已。但人容易被影響,却很難被說服,因此是否懂得運用同理心及換位思考的技巧,就顯得很重要。我在課堂上講解情緒勒索及非暴力溝通時,深深發現,很多人的溝通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而非同理及了解對方,這其實稱不上溝通,只能算是說明層次而已。要做好說服的溝通層次,如果能先了解五行人格特質,知道對哪類人說哪類話語時,相信會對說服更有幫助。

第三層為感動,就是讓受眾變成表達者,這不是要受眾講話,而是讓受眾對表達者產生同理心,跟第二層的說服是相反的,使用的訣竅是讓受眾參與到表達者的情境。簡單的說像是電影、故事等都是如此,這個層次的溝通,如果能多加利用SCQA的說故事技巧,相信會對感動很有幫助。

第四層為行動,就是讓受眾心動後進而產生動力,變成行動。銷售人員跟客戶之間,不僅僅是純聊天,最後目標也是希望客戶能購買所銷售(服務)的商品,同樣的說服受眾進而感動受眾,如果僅是如此,未免太可惜。我在參與TM演講會時,學到最多的就是演講的最後就是呼籲聽眾行動,而銷售人員最重要的也是希望客戶行動。只是行動要的是誘因,因為沒有足多夠的誘因,一般人多喜歡待在舒適圈,畢竟變化會帶來風險,這是人們不喜歡的。這個層次的溝通,如果能多了解人性需求,並讓受眾深信不改變不行時,相信較會對讓受眾主動採取行動。

溝通的層次有很多分類,依目的來分如本文所述,也有依溝通效果來分為四層次,分別為不溝不通、溝而不通、溝而能通、不溝就通;也有依溝通方式來分為四層次,分為自我型溝通、僵固型溝通、互惠型溝通、立體型溝通。

事實上,溝通跟簡報非常相像,都是將想法跟他人互相交流,所以在簡報製作的準備階段也可先將簡報分為四個層次,這樣簡報的表達也會較精準。